找到相关内容493篇,用时1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契入真理之境智慧(2)

      具足佛法 具足佛法 具足佛法  5.最后,大师指出,对一谛境明智乃指一实谛境为如实智所照.智者云,如实智照一实相境,故为最究竟圆满之智,总摄一切智也.  如果说,通过"智照境"论述,划分为四组...了菩萨界之性相.第五组圆入别和圆教二智中实智照佛法界性相.这是因为圆入别中权智反映是别教之法,而实智则接入圆教之教义,所照了之境与圆教实智同.此两种实智都是以圆融中道观来观察万物,一体两面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867303.html
  • 千呼美人来照影——如何与佛菩萨相应

    类似三十二相中几相,除了表示具备某种出色气质才干外,时节因缘一到具相处,便能有所作为发挥光彩。  我们要知道,佛三十二种圆满相,现在所了解是以佛在世间成道所具肉身而言,其意识报身(意识经升华净化所获结果)未离肉身而住在色界二种倾向清净光明意识生命状态),有些相须从报身这一方面去体会,才说得通。譬如顶髻相,在肉身是顶骨隆尊,在报身则是望之弥高难究其极“无见顶相”,而“千辐轮相”在...

    叶柏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1067305.html
  • 性具与性起——天台、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

    宗佛教思想特点并不在众生本具佛性上,而在于众生所本具之佛性性质上。按照佛教界之传统看法,佛性本是至至净,尽善尽美。印度、中国各佛教宗派都如是说,但天台宗一反中印佛教之传统看法,主张佛性不但本具...中道与天台宗的中道不尽相同,这有如三论宗所说假有与天台宗所说妙有不尽相同一样,前者是一种非有、非无、非本、非始之“第一义空”即真空,后则是一种即有即无,本始相即妙有或曰有...

    赖永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5.html
  • 试论吉藏净土观

    、净土,二、不净土,三、不净净土,四、净不净土,五、净秽杂土。其中,所谓净土者,是指菩萨以善法教化众生,使众生广修善法,同造善缘,由此所感得净土;所谓不净土者,指众生不修善法,同造恶缘,所感得不...试论吉藏净土观  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华方田   内容提要:   随着净土经典被大量译介到中土,净土思想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,并形成了不同净土信仰和净土观念。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868914.html
  • 天人合一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艺术

    往返数十次积成一线,这样画出“曼荼罗”是一幅半立体,由几何效样组合装饰图案,是与绘画迥然不同工艺美术,常绘于祭祀使用上台_如四川嘉绒藏区各寺院即保留着这种特殊彩沙艺术,即用不同规格彩沙来...,顶上为一象征财宝法转,形成宝塔式曼荼罗造型,亦即宗教意义上须弥山。这种法器制作工艺性很强,环状圈上常饰以卷草、吉祥八宝等图案,并镶嵌以红珊瑚、绿松石、黄蜜蜡、红玛瑙等名贵珠宝,中心图案还以黄金...

    康·格桑益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0668938.html
  • 罗钦顺理气、心性与儒佛之辨

    )而走向复归,走向前宋明所谓“汉学”时代。所以,气学形成及其对佛教唾弃,对心学不解与批判,正是其坠失超越形上视角从而使理学走向终结表现。只是由于罗钦顺儒气象及其在当时影响,因而他批判...罗钦顺理气、心性与儒佛之辨  丁为祥  内容提要:在明代理学中,罗钦顺是一个颇为复杂人物,他与理学、心学和气学都有较深瓜葛,但又是三方都难以完全认可人物。本文通过对罗钦顺在理气、心性与儒佛之...

    丁为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869023.html
  • 唯识论和唯心论研究和比较

    证分诸范畴。这些东西在一般经验中说有存在。   在释家逻辑学——因明论——内,显得更清楚。嗢柁南曰:论体论处所,论据论庄严,论负论出离;论多所作法。这七论中,唯心论道德观,只在第一论据顺正论...唯识论和唯心论研究和比较  史道明  (一)撰写本文主旨   一般地说来,唯识论和唯心论在外表上常有混同地方:   唯识论者说,三界唯心所作,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;一切法都是我们心识造成。唯心...

    史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4669484.html
  • 荒木见悟著,连清吉译:〈“新版佛教与儒教”撰述意图〉

    是多样性,故以知行合一为唯一正路就有谬误了。对阳明功绩评价极高东林学派既已如此严厉地批判知行合一之说,至于自始即无视阳明学主张朱子学说,更以之为逸乎常轨荒谬无稽之论。如张杨园说:  问:“...于“求者”与“被求者”之间划定界线,把握“人-世界”之方式。朱熹主张“性即理”,以为相对于善之性情,乃有夹杂非本来性之存在可能,故区别为“本然之性”与“气质之性”,即在性与情之间划清界线,于心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5469891.html
  • 论刘勰理论创造人格形成个人因素

    已经细分了文学,但他在理论运思时,实际上是以文学观点来分析所有文章及其创作。如要求“为情而造文”,如“陶钧文思,贵在虚静”,如“声律”等等。如果不是从文学角度去创造理论,那么《文心雕龙》也...论刘勰理论创造人格形成个人因素  □ 杨文虎 《江西社会科学》 2007年第04期   《文心雕龙》理论体系产生原因,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从佛教文化、本土思想、社会心理等角度进行探索,而忽略了对...

    杨文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1670063.html
  • 论宗教与哲学中超越与信念

    “道”是“存在”本身而非任何“在者”(海德格尔语)。此“无”其实类似于黑格尔所谓“有”,存在或有是没有内涵,故谓之“无”。纯粹“有、这个无规定直接东西,实际上就是无”。[33]换句话说,道家“道”不过是尚未展开其内容存在。最彻底怀疑论者要算是古希腊智者派高尔吉亚(Gorgias),他说:无物存在;即使有物存在,也不可知;即使可知,也不可说。但事实上高尔吉亚思想乃是经验主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0670211.html